系部首页 系部概况 开设专业 师资力量 系部动态 学院官网 联系我们
 
 

关于高校实现“三全育人"的思考

美术教育系教师:崔夺

2021-03-27

      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,特别是2018年党中央召开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,强调教育为人民服务、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,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,切实做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,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。同时,教育部在《关于开展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》中提出要求,高校要坚持育人导向,全面统筹各领域、各环节、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,推动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、价值理念、道德观念教育的结合,使思想政治工作贯通学科体系、教学体系、教材体系、管理体系,把我们的特色和优势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。

  高校如何把工作重心和目标放到育人效果上;如何使工作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成长诉求、时代发展要求、社会进步需要;如何担当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使命,着力实现“三全育人”,我有以下几点思考。

  一、实现“三全育人”,必须做到人人育人,使育人工作更有温度

  人人育人,是指全员育人。学生接受教育的空间、渠道和养分,高校每个岗位、每一名教职工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,对大学生也有育人的责任,应该积极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,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力,同时改变以前独立工作、平行工作的局面,协同合作,只有当班主任教师、辅导员、行政人员乃至教辅人员等,都发挥教书育人、管理育人、服务育人的功能,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职能互补的网络,达到全员力量的整合,才能实现“全员育人”。关于教书育人,教书育人属于课程类途径,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,要利用好课堂这个主渠道。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,但是课堂学习更具有基础性和系统性。高校要履行好人才培养的职责,首先教师要回归课堂、用足用好课堂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,其实质就是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,将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,最终达到知识学习与价值引领的目的。所有的课堂都有育人功能,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,使各类课程每个课堂同向同行,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、思想认同、情感认同。要淘汰“水课”,要打造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、教学形式要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,学习结果要呈现探究性和个性化的“金课”。在教书育人环节我们要着力打造“金课”当好“人师”。

  管理育人。管理育人是通过合理的、人性化的方式把严格的管理要求落实到位。做好管理育人,要配齐专职思政工作队伍,落实《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》,严格按照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: 200的比例设置专制辅导员岗位,足额配备到位。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: 3000的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,专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。落实专职辅导员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务、职级、职称并行管理办法,职称评聘应更加注重考察工作业绩和育人实效。要加强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,对于思想政治不正确或是有违师德师风或者学术不端的教师行为,及时纠正。要建立管理育人制度体系,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31号文件精神和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》,及时修订学生管理规定及相关实施办法。对于管理制度的落实,要一切从严,坚决按照规章制度的去执行,讲校风,抓学风,将制度落实和日常教学结合起来。教师也要坚决执行学校的校纪校规,言传身教,将严谨治学等优良品质传给学生,创造良好的校园生态。

  关于服务育人。服务育人是根据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,在育人过程中提供有效的保障。是把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,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各类问题,在帮助学生、爱护学生、服务学生的过程中育人。做好服务育人,要抓好重点领域的服务。一是学习服务。加大学业预警,积极开展学情分析与学业发展研究,探索对学生学业的精准帮扶;二是生活服务。改善学生宿舍的环境,完善配套设施、及时升级,制定文明宿舍建设实施办法,开展文明宿舍创建行动,组织文明宿舍检查评比,完善学生区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,加强对学生党建、卫生、安全、学风管理。三是就业服务。为学生提供心理、技术等多方面的就业指导以及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。

  二、实现“三全育人”,必须做到时时育人,使育人工作更有深度

  时时育人,是指全过程育人。育人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,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,高校应到坚持以学生为本,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,将学生的成才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将德育教育贯穿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,实现全程育人。同时,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特点,实施不同的教育,抓好学生成长的关键点。刚入校的学生,刚刚从高中转入大学学习,对他们来说,大学的生活是新鲜的,对一年级的学生要以“全人教育”为指导,着重开展多种形式的启蒙教育;二年级、三年级专业课忙起来,这个阶段要进行立志成才教育、全面发展学生素质;对于毕业年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,心情急躁,这个时候要突出解决就业难题,引导学生建立就业信心。

  除此以外,高校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,重视实践育人。要加强实践教学整体设计,加大实践教学投人,大力推动与行业部门、企业共同建设实践教育基地,切实加强实习过程管理,突出学生自主学习、探究学习,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;要深化实践育人体系和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构筑贯通课内课外,与生产实际结合,与科研项目结合,与社会需求结合的、面向全体学生的、贯穿育人全过程的、开放创新实践教学体系;要规划实习实践教学;整合优化实验课程;提供创新研学途径,提供全体学生能充分参与的“做、学、研”途径。

  三、实现“三全育人”,必须做到处处育人,使育人工作更有力度

  处处育人,是指全方位育人。马克思说过:“人创造了环境,同样环境也创造人。“环境具有警示、熏陶、导向、感化与辅助的作用。”高校工作存在一定的分工,学生在校时间也会分成课内、课外,但作为受教育者,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,学生的成长也是一个完整的过程,因而育人工作应该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。学生在学校每一个所到之处,都有育人功能,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同内化。

  要做到处处育人,就要重视提升育人的“软环境”,突出发展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。如大力开展融思想性、知识性、趣味性与一体的,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,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,强化人际沟通技能;加强校风、学风和班风的建设,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、进取踏实的学风和自然宽和的班风,使学生的校园生活充满价值感、满足感和幸福感;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组织领导,站在对学生发展负责的高度,提供宏观引导,完善社团制度,保障社团良好运行,与党团组织、学生有机协调,取长补短,协调好第一课堂与社团活动的关系,实现寓教于乐,促进社团“三全育人”辅助功能的发挥;加大网络育人的优势,通过扩大教育内容、通过微博、微信、QQ空间和学生互动,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、生活和思想动态,同时通过这些媒体工具构建网络教学资源库,建立师生互动平台。

  要做到处处育人,高校还要紧紧围绕大学生全面发展这个目标,以德育为先,实现“五育”并举和互相融合。2019年10月8日,教育部发布的《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》指出:合理增加学生阅读量和体育锻炼时间,以适当方式纳入考核成绩。要加强学生体育课考核,不能达到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。因此,要重视在德智体美劳各个环节加大“课程思政”建设力度,探索劳动教育进课堂,进宿舍,进教室,通过“课程思政”平台,结合德育、智育、美育、体育和劳动教育,打造思政课程、综合素质课程和专业课程“三位一体”的课程体系,形成纵向贯通和横向联通处处育人的格局。

  人,既是教育的出发点,也是其最终的归宿。“育人”是“三全育人”模式的核心,以“育人为核心”实际上也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。无论是全程育人还是全方位育人,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“育人”。高校要立足树立结果思维模式,改变被动完成岗位工作的任务模式,进一步树立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思想,要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,从大处、高处着眼,从实处、细处着手,构建纵横贯通的“三全育人”体系,推动解决一批关系学生成长成才的难点问题。

 
 
© 版权所有:晓华工作室 13836644986
学院官网